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 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其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2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3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精神活动有不太稳定的特点.
4 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5 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似一次性的那样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易消失,几乎每时每日都缠绕着人的心灵.
6 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7 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5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8 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9 社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10 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将这10条标准综合起来考察,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
编辑:安然
1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那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老年人心理健。
继续阅读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2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
〔摘 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继续阅读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标准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摘 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 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
继续阅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4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包括多。
继续阅读 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5心理健康的标准
具有正常的智力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人的智力高低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在工。
继续阅读 心理健康的标准
6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在过去岁月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社会身份、交往范围、生活内容、生活。
继续阅读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7老年心理健康有标准
我国一位著名老年心理学专家,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5条:① 热爱生活和工作;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③ 情绪稳定,适应能。
继续阅读 老年心理健康有标准